第(1/3)页 夜色深沉,906厂指挥部那间亮着煤油灯的小屋里。 冯卫国、赵四、保卫科长老陈,以及一位刚从上级保卫部门紧急派来的、面容精干的中年人——万科长,围坐在桌前。 窗户紧闭,窗帘拉得严严实实。 万科长仔细听取了赵四和冯卫国的汇报,又反复询问了石头描述的那个神秘人物的细节特征。 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目光锐利如鹰。 “情况很清楚了。” 万科长声音低沉而肯定,“这不是孤立的个案,很可能是针对三线重点工程系列渗透破坏活动的一部分。” “对方目标明确,手段谨慎,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。” “赵专家作为厂里的技术核心,自然成为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。” 他看向赵四:“赵专家,你提出的‘外松内紧、引蛇出洞’的想法,很大胆,也有一定的可行性。” “但风险极高,一旦操作不当,不仅你可能陷入危险,还可能打草惊蛇,让对方潜伏得更深。” 赵四神色平静:“万科长,我明白风险。但敌暗我明,长期被动防御,防不胜防。” “只有主动出击,摸清他们的脉络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我愿意配合组织的任何安排。” 冯卫国张了张嘴想反对,但看到赵四坚定的眼神,又把话咽了回去,只是重重叹了口气。 万科长沉吟片刻,点了点头:“好!既然你有这个决心,我们就制定一个周密的‘钓鱼’计划。” “核心就是利用对方对赵专家你的兴趣,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‘香饵’。” 他铺开一张厂区简图,开始部署:“这个‘香饵’,必须足够重要,能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,但又不能是我们真正的核心机密。” “我们可以伪造一份技术文件,内容嘛……” 他看向赵四,“就说是关于你们正在攻关的‘新型高温合金涡轮叶片’取得了‘突破性进展’,性能数据远超预期,即将进行小批量试制。” “这份文件,要做得像模像样,有数据,有图表,但关键参数要动过手脚,让它看起来诱人,实则存在致命缺陷或者方向性错误。” 赵四立刻领会:“我明白。我可以准备一份这样的‘半真半假’的报告,技术术语和框架都是真实的,但核心数据和结论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” “对!”万科长赞许地点头,“接下来,就是如何‘自然’地让这份假情报泄露出去。” “不能太刻意,要符合信息传递的常理。” “我的想法是,利用厂里每周一次的技术研讨会。” “我们会故意选择在一个隔音效果并非绝佳、且靠近厂区边缘的会议室进行。 会议中,赵专家你可以‘不经意’地提到这份报告的概要, 甚至可以让负责记录的文书‘疏忽’地将一份看似重要、实则只有摘要和部分数据的备忘录遗落在会议室, 或者‘不小心’在与其他工程师讨论时,被可能在窗外经过的人听到关键信息。” 老陈补充道:“同时,我们会提前在会议室周围、可能窃听或窥视的地点,布下天罗地网。” “明哨暗哨结合,无线电监测车也会在附近待命,只要对方敢来窃取或监听,就一定能抓住他们的尾巴!” “行动时间就定在下周二的例行技术研讨会。” 万科长最终拍板,“从现在开始到行动结束,赵专家的公开行程一切照旧,但暗中的保卫等级提到最高。 冯主任,厂里的日常警戒要外松内紧,不要让对方察觉我们已经提高了警惕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