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396章 美国要基于现有装备挖掘新战斗力-《大国军工:重生1978,手搓六代机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然而,这些数据在使用相控阵机载雷达的歼-10CE面前,仍然不具备优势。

    而为包括F-15C研制的AIM-120远程空空雷达,在测试中其打出了最大115公里的射击距离,与其宣传的最大射程120公里差不多。

    然而,在东大空军眼里,这种性能空空导弹,只能算做是中程空空导弹。

    PL-15E的最大击落距离为135公里,最大射程超过了150公里,这还是出口型的。

    东大空军自己用的改进型PL-15,最大射程提升到了200公里,在测试中多次成功击落了180多公里外的目标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美国空军仍然是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
    克鲁斯一不做二不休,同样采取了三段式编组,鹰之墙顶在前面,后面另有12架F-15C组成的第二梯队跟进,最后是6架F-15C作为替补的备份。

    和韩彩云采用的暴龙之墙编组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鹰之墙的关键节点是在备份梯队后面几十公里外高空盘旋的E-3大型预警机,此外,备份机群和E-3预警机之间的中低空,安排了两架E-2C预警机对中低空的探测进行补充,指挥最多24架F-16组成的两个梯队,守住中低空空域层。

    以上这些作战单元,全部由E-3预警机用专门的通讯频段来进行指挥,形成一个高度协作起来的空中作战系统。

    克鲁斯进行了足足一个月的训练。

    在他们宣告完成训练形成战斗力的时候,第二次战役结束了。

    联军失去了春川地区以及整个江原道,汉城地区成为了突出部。

    在没有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,联军难以挡住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的北韩军队。

    第二次战役以联军失败而告终。

    而北韩军也打不动了,双方默契停下来,再一次舔舐伤口,继续积蓄力量,准备再一次大打出手。

    第一次战役进行了半个月,到第二次战役进行了整整一个月,从中可以看得出来,双方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,都在稳扎稳打,双方都明白,谁都无法用闪电战击败对方。

    日本自愿军损失了超过5万人,是南韩军的两倍。

    5月初,日本自愿军扩编,其兵力一口气增加了20万人,和南韩军的做法一样,他们也从全球范围内招募雇佣兵。

    至此,加上残存的5万多人部队,日本自愿军参战规模达到了25万人。

    其中,日本自愿军空军部队扩编到了500架飞机,以F-16J、F-15J为主力,全部配备了AIM-120远程空空导弹,其中包括了2架E-3“望楼”大型预警机、4架E-2C“鹰眼”预警机。

    日本政府再一次声明,日本自愿军属于非官方组织,该组织的行为不能代表日本官方,撇清日本自愿军与日本官方的关系。

    同时,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自愿军不得采用“日本”为前缀冠名。

    次日,日本自愿军宣布改名为东亚自由军。

    这些掩耳盗铃的伎俩令人恶心。

    东大、苏联向日本、东亚自由军发出警告,东亚自由军不得使用日本本土的任何军事基地,同时宣布将东亚自由军列入恐怖势力武装名单。

    从法理上扫清了打击东亚自由军的障碍。

    而美国方面,则宣称东亚自由军是抵抗北韩侵略的自由和平武装力量,表示将会继续为该武装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等等。

    但是,美国人并没有对“东亚自由军不得使用日本本土的任何军事基地”这一点提出反对意见。

    他们很清楚,东亚自由军一旦使用了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,那么这些军事基地将可能遭到苏联和东大的打击,这个结果是他们不能承受的,并且有直接和东大、苏联直接对抗的风险。

    这与他们刚刚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相违背的。

    如果战火扩大到日本本土,美国失去东亚地区的控制力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这个结果是李庚政府无法接受的,一旦无法维系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,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,接下来可能会是东南亚地区、中东地区、非洲地区,欧洲地区。

    5月5日,东亚自由军20万部队渡海登上了釜山地区,克鲁斯率领的白善烨部队转场到了南韩南部地区的若干个机场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,第三次战役迫在眉睫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