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在扶苏看来,这个示范区是时候做出拆分了。 比如炼焦、炼钢等钢铁相关产业,可以迁移到泾水上游的云阳县,那里的农业基础很好,可以支持一个规模更大的工业区。 嗯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云阳是嬴阴嫚的封地,转移工业之后,可以给自家妹子稍微提高一些收入。 而其他的相关工业,也一并迁移到关中其他县去。 这是因为工业区每月报上来的账目中,运粮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 要发展工业,就需要大量的工人,而他们的日常所需,是无法通过在宿舍门前种点菜就可以解决的。 这也是扶苏今天要来这里看看的一个原因。 工业规模的扩大,将会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。 这样一来,关中地区不断滋生的人口,以及靠近水源且平坦的耕地不足的问题,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。 在扶苏看来,这是维持秦国现有的兵役制度的方法。 按照自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,每户授田百亩,士伍籍出身的士兵每斩获一颗首级,可以受爵一级。 既一百亩田,九亩宅基地,以及一名无爵的庶子协助耕田。 当然了,黔首出身的士兵靠军功爵最多升到第四级不更。 所以关中地区的戍卒,和后世隋唐时期的府兵一样,大多是脱产的职业士兵。 也因此,秦灭六国的战争,大多是抽调关中地区的军队出关作战。 战场之上,一群自小学习格斗技巧的职业士兵结阵而战,自然碾压很多由征召农夫构成的临时军队。 但和隋唐之时只维持了很短时间就崩溃了的府兵制不同,秦自商鞅变法以来,虽然可授予黔首的土地越来越少,但官府手中,依然保持着大量的土地。 这主要是因为秦律中的降等袭爵制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