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继承-《三国:汉中祖》
第(2/3)页
刘禅看着奏疏,点评说道:“太子扬州之行,于国有大益,朕甚是欣慰。行事果断,手段出彩,软硬兼用,已有成大事者之风。”
刘璿低下了头,拱手说道:“父皇过誉了,儿臣之功皆赖父皇威望。”
“不用了!”
刘禅压下奏疏,笑道:“当下没有外人,唯有你我父子,又何必说敷衍之语。”
“父皇?”
刘璿面对刘禅的直白有些尴尬,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刘禅微靠在凭几上,直言不讳地说道:“扬州之行,太子令朕甚是满意。朕本以为太子会顾虑手下言语,担心扬州事变,不敢以大治。却没想到太子能坚持本心,以铁腕治之。朕百年之后,便可放心将大汉交到你手上。”
这是刘禅第一次对自己这个大儿子表明自己的态度,在之前刘禅虽有此念,但一直没有对刘璿说出来。当然刘禅也在考察自己的儿子是否能接自己的班,毕竟刘禅可不希望大汉的继承人是昏庸之辈。
早些年,刘禅册立刘璿为太子,是为了以防自己不测,同时也看重刘璿的能力。然而这些年下来,刘璿过于沉寂,畏手畏脚,这让刘禅对他产生了怀疑。而四子刘琥的出现,也让刘禅心中产生动摇。
这也是为什么,刘禅握着皇后位不放,又策立太子,本质上是对刘璿怀疑。
这次刘禅让太子刘璿前往扬州度田,实际上是刘禅给刘璿的一次考验,看他能否真正的有能力接自己的班。当下太子在扬州交出的答卷实属让自己满意,通过了刘禅的考验。
考虑到历代以来开国皇位的继承问题,这让刘禅不得不进行慎重对待。给为了安稳他的心思,为了刘禅也给出了自己的保证,让他放心。只要他不发生意外,自己将会把皇位传给他。
而对于刘禅的承诺,刘璿脑袋是懵的,他不敢相信他听到的话。
因他的母亲歌姬出身,与后宫诸妃相比,见识浅薄,故自幼年起他就有着自卑,与许多大臣的子嗣谈及门第之时,他往往不语。其母不太受刘禅的宠爱,为了争取到父皇的关注,他从小被母亲教导好好学习,出人头地。
及快成年时,他也没想过太子位,在他的规划中将会成为藩王,若是效彷二叔甘陵王刘永也是不错。但上苍垂爱于他,那一天他被告知成为太子时,他是彷徨,不知所措。
在舅舅王迁的建议下,他选择了上悦父皇,下和百官,不越礼行事,父皇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。不要私下结交宾客,静心读书。而他按照他舅舅王迁的建议铁腕度田下,收到了意外惊喜,这让他又有些懵。 但他也不傻,他对人心的揣测或许没有舅舅那么精通,但他的才干、学识是他真正的本领。
第(2/3)页